欢迎访问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

半年度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11-03 17:00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669X/2021-00411
发文日期
2021-11-03
公开日期
2021-11-03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国土资源、能源--土地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规划,统计,机关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半年度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总结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今年以来,我局紧扣“两统一”职责,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优空间、护资源、促发展”为主线,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上半年工作进展及成效

  2021年上半年,重点抓了六方面工作:

  推进空间重构行动,优化全域空间布局。一是做实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空间基数转换形成初步成果,我市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已按部意见修改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已形成初步试划成果。各市(县)、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二是聚力区域规划。牵头开展《环太湖区域绿色发展行动》编制工作,在落实上海大都市圈要求基础上,整合环太湖四市的发展的特征与诉求,规划将环太湖区域建设成为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级魅力湖区。形成太湖湾科创带国土空间规划中期成果,初步提出了太湖湾科创带一带三湾、两翼齐飞、九区十元的空间结构,构建自然生态与创新生态的双生态系统,相关成果已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指导江阴、宜兴落实锡澄锡宜协同发展区规划核心战略意图,江阴霞客湾科学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完成国际方案征集。三是优化全域空间。优化生态空间,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和太湖水治理要求,构建市域“一核、两带、三区、十二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确保全市蓝绿空间不低于50%。优化农业空间,依据“三调”中的稳定耕地数量,探索构建耕地分区管理和分类保护体系,引导形成6大保护分区。优化生产空间,划定产业用地保障线、过渡线和腾退线,细化“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工业区块”控制线并纳入市级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导产业用地向园区集中、集聚。

  实施资源守护行动,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一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市级按耕地资源数量倾斜分配上级下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1.14亿元,对获评耕地保护激励镇、村给予资金激励。强化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完成2021年度生态补偿申报审核工作。全市市区合计申报生态补偿面积44.30万亩,含永久基本农田12.78万亩、水稻田8.04万亩、市属蔬菜基地0.82万亩、种质资源保护区1.41万亩等,地方政府和百姓种植水稻意愿明显提升。二是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启动《无锡市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无锡市湿地保护规划》及林长制等前期工作,研究出台造林用林挂钩、节约集约用林等意见,组织美丽河湖“绿化美化河湖岸线景观专项行动”,上半年全市完成造林绿化8900亩、湿地生态修复700亩、闲置地复绿357.5亩,完成年度目标的100%、70%和63%。省督办项目宜兴白云洞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进度约97.2%,预计6月底前可按省督办要求全面完成;宜兴国土空间优化提升阶段实施任务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江阴完成沿岸十公里范围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评估工作。三是推进全域综合整治。强化调研摸底,深入分析综合整治潜力,编制《无锡市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初稿),征求各板块意见,向市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思路。推进惠山区洛社镇国家试点开展,组织锡山区锡北等镇编制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助力乡村振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升产权治理能力。一是摸清家底,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在完成“三调”主体工作基础上,继续做好“三调”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按时完成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基础工作,数据成果已上报国家;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优化整合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全力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二是优化机制,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创新搭建“锡地云”平台,组织开展“十四五”城乡低效用地调查入库工作,整合“批而未供、储而未用、用而未足”等存量资源,初步划定市区6.2万亩的存量盘活处置单元,排定立即可用资源和近中远期可用资源,为绘制产业用地热力图奠定数据基础。出台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三年行动方案,通过增存挂钩、地块清障、供地盘活等路径,力争三年消化批而未供土地不少于3.6万亩。研究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形成讨论稿。三是深化改革,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每年不低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配给保障乡村振兴需求(今年省厅预下达我市计划3600亩)。启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规划管理和实施路径研究工作,探索融合发展项目落地路径。实全市镇村布局规划最新成果,指导各地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今年全市拟完成47个村庄编制任务,至2022年市区全面完成。稳妥推进宜兴市、锡山区、江阴市3个县(市、区)省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试点4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总面积149亩,形成管理办法初稿。

  加强城市设计引导,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一是加强城市设计引导。完成《无锡市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中期成果;完成《无锡梁溪科技城发展规划》,形成《无锡梁溪科技城概念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中期成果;形成《无锡南站(太湖新城枢纽)综合发展区启动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初步成果;启动《快速内环沿线城市设计》《无锡市惠山森林公园沿山地区城市设计》前期研究工作。二是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构建综合交通模型,完成居民出行调查;形成《无锡市快速道路系统详细规划(第二批)(2020—2021年)—西部快速路(钱荣路、高浪路西延)、南部射线快速路(华清大道)、金城西路改扩建详细规划》、廊道规划等一批论证成果,市政“一张图”、黄线专项规划等已形成中期成果;完成管线综合规划方案编制指引,管线综合规划已形成初期成果;启动钱胡路快速化等项目的详细规划研究工作。配合地铁集团、详规处结合地铁4号线一期和5号线、6号线规划服务,引入TOD理念,引导轨道站点地区复合开发、混合利用。三是加强城市储备经营。积极适应市场形势,实施经营性用地清地计划与出让计划的“双计划”管理,加强“净地”储备,通过强化“土地资源库”“土地储备库”“土地出让库”,形成从储备—清地—设计—出让的全链管理,落实分区控价,优化招商指导价,在维护土地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有效保证了市、区两级土地出让收入。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治理能力。一是业务联审,推动审批提速。研究规划设计方案市级审查机制,开展“多测合一”改革,启用自然资源规划“全业务、大融合”一体化平台,创新打造一码关联、一码智办的“锡地码”,受到省自然资源厅的充分肯定。积极做好电子证照入库工作,经梳理完成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地图审核审批、风景名胜区内建设活动审批、乡(镇)村企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审批等9个行政权力事项纳入电子证照库。二是服务联网,推动登记提优。开展不动产登记服务“同市同标”试点工作,推进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等模式,实现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在线申请、跨城办理,所有涉税业务“线下一窗”办理及不动产登记一事一次性办结。三是执法联管,落实从严管理。压茬推进土地例行督察整改、耕地保护督察整改、卫片检查、三年行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改等工作,开展违法用地清零摸底,编制“一案一策”,通过全市通报、市级督查、增违挂钩等措施,督促问题加快整改。依托“全覆盖、大联动”执法监管体系,加强日常巡查和实时监管,力争违法用地行为发现在初始、遏制在萌芽,违法线索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未发现新增违反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行为。四是安全联防,落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森林防火三年大灶专项整治行动,“细化、实化、量化、优化”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任务,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实地督导,全市系统累计出动4856人次,排查检查范围覆盖2818个乡镇、村及森林防火隐患点、重要设施,确保了森林火情“零发生”。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开展隐患排查并全部纳入群防群测体系,完成锡山区斗山隐患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宜兴、滨湖等地隐患治理项目,源头防范地质灾害风险。

  (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百年荣光砥砺奋进”“十个一”系列活动并按照省厅、市委要求开展系列活动,迎接建党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服务群众中,擦亮党建品牌。3月25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邀请国测一大队老党员、市委讲师团讲师开展专题宣讲;5月中旬,与延安市委党校合作举办“书记读书班”;在清明节、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前后,结合节日主题,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每月明确各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二是巩固基层“1050工程”标准化建设。按照“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民心在基层聚集”的思路,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赋能。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研究制定基层所“三定方案”,进一步规范基层所职责定位和工作流程,优化与乡镇(街道)联管联动机制,有序推进职务职级并行工作,组织青年同志开展青春微讲堂,通过学习党史上台演讲等活动,激励基层特别是青年同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优化队伍结构,充分运用选拔任用、交流轮岗、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措施,调动基层活力。

  二、推进产业强市和项目保障的成效做法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发展为本,多措并举全力保项目保产业。一是强化规划支撑。组织各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于5月18日正式获省政府批准使用,省级下达我市6560亩近期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已分解各地)。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等工作,提前研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划定产业用地保障线,为优化引导产业用地布局提供“一张蓝图”。二是强化审批服务。在近期实施方案获批前,实施报件审批“双同步”(市局与省厅同步、电子与纸质材料同步),提供容缺审查路径,确保审批不停步、不断档。指导各地编制成片开发方案,已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论证,正在开发八厅联审工作。研究制定建设项目及生态空间管控区审查实施细则,指导各地落实生态空间管控要求。积极发挥市区两级审批专班的作用,协调解决重大项目保障中的瓶颈卡壳问题。三是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工业用地出让综合评审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产业项目集聚,今年以来全市供应工业用地166宗,面积345公顷,面积较2019年、2020年分别增长了15%,159%,其中供应投资超亿元的工业用地占全市工业用地供应总量的80%。以培育完善产业链为目标,研究新产业、新业务、新商业“三新”用地政策,细化产业用地政策体系,聚焦头部企业,制定新型产业用地(Mx)政策讨论稿,规范产业载体监管,通过规划管控总量、优化布局,对项目用地条件进行个性化定制,在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前提下,探索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实现产业政策“滴灌式”精准支撑。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提升空间规划品质,争当美丽无锡先锋。一是加快国土空间总规编制。加强省市区三级协同,尽快衔接落实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核心指标,确保三季度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上报审批的目标,年底前形成市(县)、区级总规(分区规划)上报成果,完成“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任务。二是推进区域空间协同规划。聚焦“一区一带”加快推进编制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环太湖区域绿色发展行动》审议工作并发布,太湖湾科创带国土空间规划形成稳定成果,太湖湾科创带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形成初步成果。指导江阴加快形成霞客湾科学城城市设计成果、宜兴启动锡宜协同发展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三是机制引导空间集聚发展。研究完善“市控+区配”的指标配置方式,探索建立区域、项目评价体系,统筹配置空间资源,引导有限的增量空间向优势地区倾斜、优势项目靠拢。根据部、省统一部署,研究全口径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规划全周期管理,探索运用指标约束、分区准入、规划许可、地类变更等管制方式,构建“刚弹结合、分区分级”的规划管控体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在充分挖掘存量资源的基础上,探索“以需定减、以减定增”的配置方式,引导各地以存量用地发展为主。

  2、聚力要素配置改革,争当产业强市先锋。一是加强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列入省以上重大项目名单的全力争取省留空间指标支持,指导有条件地区参与省级平台购买节余指标,解决指标难题。加快衔接争取成片开发方案尽快获批,打通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审批流程,提前介入用地保障工作,积极发挥审批专班的作用,用好永久基本农田何时整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政策,做到重大项目应保尽保。二是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充分运用“锡地云”平台,组织各地落实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三年行动,力争全年完成消化不少于1.7万亩,完成产业用地更新1.8万亩,将“未供”资源转为“可用”资源。编制可利用资源热力图,完善规划选址原则及供地政策,在招商环节就提前介入,引导优化新增用地选址,实现“地等项目、存量优先”。三是引导低效产业用地有序腾退。完成“十四五”城乡低效用地调查入库工作,优先推进开发边界外的低效集体工业用地减量化工作,综合运用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用地、用电、用水和信贷等政策,倒逼低效产业用地退出。强化正向支持,探索“以房换地”等市场化补偿方式,打通企业以“低效用地”盘活置换“优质资产”的合理路径。加强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等环节管控,严禁低效用地在二级市场以各种形式违规违约转让。力争年底前,全市腾退一批低效产业用地。

  3、严格守护自然资源,争当绿色发展先锋。一是认真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结合“三调”成果,核实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优先调入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等优质耕地,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形成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探索构建耕地分区管理和分类保护体系,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将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项目、“两区”划定范围内优质耕地优先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落实精准管控。二是加强土地生态整治修复。开展年度土地整治项目入库和验收工作,2021年拟整治(新增耕地)8543亩,其中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预计约5126亩,增减挂钩复垦新增耕地预计3866亩。组织无锡市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编制工作,推进矿山环境整治和宜兴矿地融合示范区建设,力争扩大试点范围。指导惠山、锡山实施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部级试点和省级示范项目,优化生态化整治路径和政策,盘活全域资源。三是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实施违法违规用地问题“清单”管理,落实“一案一策”整改措施,落实市区“全覆盖、大联动”执法监管,综合运用实时监管、卫片检查、挂牌督办、约谈问责、增违挂钩等机制和手段,控新治旧,完成耕地保护督察、土地例行督察问题整改等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为,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违法违规用地存量问题“全清零”和新增违法“零增长”。

  4、聚焦提升城市品质,争当宜居城市先锋。统筹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土地出让收储、市政设施规划等工作,挖潜存量资源效益,打造精品标杆城市。一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工作机制,将重点地区、重大项目纳入市级审查范围,完善专家咨询评审制度,探索引进责任规划师,拓展高水准设计团队参与路径,提高规划的视野和水平。完成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研究和《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出台《无锡市城市更新编制指南》,形成《无锡南站(太湖新城枢纽)综合发展区启动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无锡梁溪科技城概念规划与核心区城市设计》《经开区国际化社区建设研究》等一批成果。二是完善城市市政设施风貌。加紧稳定道路、轨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方案,推进市政“一张图”,加强蠡湖新城、梁溪科技城、太湖新城南站地区、机场枢纽等重点地区规划研究。全面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全面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形成“紫线一张图”初步成果。深化完善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加强历史建筑普查及活化利用。形成大运河核心监控区管控规则初步成果。三是加强城市土地储净供能力。严格落实部、省土地市场调控要求,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工作总要求开展住宅用地供应工作,市区两级联动收储,加大“清地计划”实施力度,组织好第二、第三地块的集中出让工作,优化地块组合搭配和土地竞买方式,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全程监管和舆论引导等工作,全力维护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力争超额完成年度土地出让收入目标。

  5、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争当为民服务先锋。一是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建设登记全业务线上服务平台,优化完善一手房、二手房、抵押等原有线上业务流程,持续推进信息共享,推广不动产电子证照应用,全面落实“85%以上业务网上办、不见面”的改革要求。完成登记服务“同市同标”试点工作,加大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和“交房(地)即发证”力度,打造“线上苏小登•无锡悉心办”服务品牌。组建专班,全力备战登记发证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力争在今年的国考中争先进位。全力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确保年底前100%完成。二是做好乡村振兴服务保障。指导各地编制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保护、集约、规范”的原则,从规划、计划等方面加强用地服务保障,指导做好建新拆旧、农房审批等工作,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落地路径,“用好用巧”每一寸乡村土地资源。统筹推进集体土地入市工作,待国务院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相关实施细则后,结合试点工作经验,适时出台无锡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三是坚持筑牢安全生产工作防线。持续狠抓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以森林火灾防治规划为引导,进一步完善蓄水池、防火通道、阻隔系统及视频监控等设施建设,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加大问题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全市森林火灾报告率实现100%,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认真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微信

微博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