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发布时间:2025-03-26 15:22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主持人2025-03-25 10:00:27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走进中国无锡政府门户网网络直播间,我是主持人乐欣。今天的网络访谈我们非常荣幸请到的嘉宾是: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调研员任颐,任调研员您好,给大家打个招呼吧。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0:4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任颐,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互动。

主持人2025-03-25 10:00:58 任调研员,《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后,引发了市民公众的热烈反响。在您看来,作为全市首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本次《规划》的编制背景和主要特点有哪些?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2:53 无锡北枕长江,南濒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被誉为“太湖明珠”。民国时期,工商实业家荣德生先生的《无锡之将来》一文,开启了对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构想。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轮总体规划谋篇布局,无锡从栖息在运河两岸的运河名城蜕变成通江达湖的现代化山水城市。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多规合一”重大改革部署,推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我市于2019年组织编制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整体构建无锡面向2035年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统筹制定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政策和总纲,全面提高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2025年1月,《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3:43  本次《规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改革的决策部署,首次实现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城乡布局优化与土地利用管控的有机融合,改变了以往规划类型多、布局矛盾交叉、实施监督难的问题,实现了规划一张图的全覆盖。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4:55  其次是为无锡未来的发展谋划了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不仅谋划了“通江达湖、一体两翼、阡陌田园、城乡互融”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也规划了“一圈两区、河荡纵横、圩田环绕、城绿相融”的市域生态安全保护格局,为无锡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奠定了空间基础。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5:34 第三是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规划的布局中,把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城乡生活圈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注重跟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布局,同时配套了刚性管控政策,为规划实施和营造高品质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2025-03-25 10:06:04 我们了解到,这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由国务院批复的城市主要是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等,无锡市纳入由国务院批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城市,这对无锡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7:20 正如您说的,无锡作为地级市,与计划单列市一并纳入国务院批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城市,这充分彰显了无锡在国家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国家赋予无锡的荣誉和使命。无锡须以此为契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在创新驱动中提升产业创新优势,在生态治理中探索绿色转型路径,在推动无锡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无锡示范。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7:46 一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无锡需要在加强与周边城市分工协作中勇担重任,在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上发挥无锡的引领带动作用,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任调研员2025-03-25 10:09:02 二是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无锡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精准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导向,催化要素集聚效能与区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航空枢纽及物流枢纽功能,深化沿江港口资源整合,优化完善沪宁通道和南北跨江通道建设,完善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和强化无锡的区域链接能力,强化区域辐射带动。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0:51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本轮《规划》,国家赋予了无锡“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和文化创意基地”的核心功能定位,体现了国家要求无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无锡需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的深厚积淀,聚焦国家前沿科技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需求,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同时依托湖滨山水、历史人文等丰富的资源,激发文化创意活力,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创意基地,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主持人2025-03-25 10:11:06 刚才您提到无锡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据我了解,在上一轮城市总规批复时,长三角一体化还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长三角的地位提高了,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无锡,又该如何参与区域协作,从而更好地凸显无锡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作用呢?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江苏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本轮《规划》提出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共促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展现无锡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的清晰思路和务实举措。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3:13 一是主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无锡积极对接上海的能级和资源,深度参与上海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和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协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共同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同时,深化无锡(江阴)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合作,共同建设江海联运港区。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3:43 二是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会同环太湖苏州、常州、湖州等城市协同推进环太湖地区整体空间保护与利用,以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发挥环太湖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整合优势,实现重大研发平台和科创空间载体开放共享,联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促进自然与人文资源跨区域整合,建设生态、创新、魅力、宜居的世界级湖区。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5:18 三是共促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无锡将加强与常州、苏州的全方位对接,在生态共治、产业共建和交通互联方面重点开展协同工作,联手治理太湖水生态环境,使“太湖美”成为长三角的生态名片。同时,无锡将进一步推动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与苏州太湖科学城、常州两湖地区联动发展,共建沪宁产业创新带和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此外,通过完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共同打造苏锡常都市圈多层次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
 
主持人2025-03-25 10:15:41 无锡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规划》在空间上如何支撑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6:19 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工商名城”一直是无锡最鲜明的标识,《规划》从产业布局、空间保障、存量用地盘活等方面全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7:29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力保障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需求。《规划》落实全市“465”现代产业集群要求,推动产业空间向沪宁产业创新带、扬子江绿色发展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集聚。结合全市产业布局结构以及各地产业功能特色,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重点保障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环太湖地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9:10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构建全域创新空间格局。以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为核心,构建“一带引领、多城联动、全域协同”的全域创新空间格局。依托山水东路、长广溪及临湖岸线资源,充分发挥江南大学、702研究所等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引入大科学装置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山水东路科创谷。围绕梅梁湖湾、贡湖湾和竺山湖湾,布局多元创新空间,形成科创空间集聚区,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任调研员2025-03-25 10:19:58 三是推动存量空间盘活,促进产业空间优化焕新。加快产业园空间整治提升,推进布局分散、产出少、规模小的产业园及村镇工业集中区空间整合优化,鼓励低效工业用地综合运用增容技改、混合利用、连片改造等路径实现产业焕新,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系统架构产业空间优化策略,明确保留提升、转型更新、低效腾退的重点区域,划定控制范围,研究管控内容,并与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做好衔接。
 
主持人2025-03-25 10:20:07 在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方面,这一轮规划有哪些谋划和布局?
 
任调研员2025-03-25 10:21:30 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提出了以下几个举措: 一是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无锡硕放机场能级,完善机场集疏运体系,将无锡硕放机场建设成为国家干线机场和区域性枢纽机场。优化港口岸线布局,促进长江港口和内河港口联动发展,将无锡(江阴)港打造成为苏南地区多式联运和长江干线江海河转运的重要枢纽。以西站物流园为核心载体,加快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产业强市建设。
 
任调研员2025-03-25 10:21:49 二是支撑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规划构建面向区域融合的开放式快速通道体系,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快速路骨架,构建分级合理、规模适当的城市干路网,推进重点片区及重要交通枢纽周边道路网建设,实现各重点发展区域与重要交通枢纽、高速道口的直连直通。优化城市更新地区道路网布局,提高道路网密度,提升次干路、支路建设水平,促进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体系完善。
 
任调研员2025-03-25 10:22:50 三是倡导绿色智慧出行。坚持公交优先,构建绿色、高效、智慧、多元、可持续、运行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为居民提供便捷低碳的绿色出行方式。构建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具有无锡特色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做好与公共交通站点的换乘衔接,为绿色出行“最后一公里”提供便利。
 
主持人2025-03-25 10:23:00 任调研员,规划提出,无锡要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宜居城市,在保障民生福祉、推动宜居共享方面,《规划》有哪些相关措施?
 
任调研员2025-03-25 10:24:48 《规划》编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推进民生福祉和宜居共享方面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宜居城市。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资源,让服务可触及,让优质资源近在咫尺。通过中小学“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让每个社区都有好学校。完善以综合医院为龙头、专科医疗机构和区级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体系,让小病在社区解决,大病有保障,健康问题不用愁。完善文体设施,增加市级、区级文化设施,提升改造现有市级体育设施,结合公共开敞空间建设体育公园,让文化健身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养老方面,加强医养结合,推动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任调研员2025-03-25 10:26:42 二是完善蓝绿空间网络,营造舒适宜人的休憩空间。立足无锡丰富的山水生态本底,规划构建“一带双环、三廊六楔”的蓝绿空间网络,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完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把“湖滨山水”变成市民的日常福利,保证市民步行可到达公园绿地。结合绿道网布局,将太湖、长江等自然景观与城市紧密连接,真正实现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美好愿景。
 
任调研员2025-03-25 10:27:54 三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加强安全韧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统筹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配置,系统化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排水排涝能力和区域防洪能力。构建韧性适应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混合与“平急两用”,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主持人2025-03-25 10:28:12 刚刚在访谈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热心网友参与互动,我们选择其中两位网友的问题来进行解答。第一个网友提出,前面提到了无锡在区域一体化方面的举措,那在市域一体化方面,未来十年有何打算?
 
任调研员2025-03-25 10:29:34 本次《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市域一体化发展:一是空间结构方面,在落实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基础上,创新构建全域空间统筹协同机制,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的市域空间结构,统筹市辖区与江阴、宜兴协同发展。同时,依托锡澄、锡宜两个协同发展区,进一步推进毗邻地区联动发展,构建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的多赢局面。
 
任调研员2025-03-25 10:30:51 二是交通方面,加强市辖区与江阴、宜兴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通过锡澄轨道交通S1线、锡宜轨道交通S2线,实现市区与江阴、宜兴中心城区之间30分钟可达。通过构建“四高四快六干线”和“两高两快两普”的干线通道,实现高速公路成网、快速通道中心城区直达、普通干线通道多点对接,促进市域一体化发展。
 
主持人2025-03-25 10:31:02 第二个网友提出,无锡山水资源禀赋优越,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无锡城市软实力方面,《规划》有哪些方面的安排?
 
任调研员2025-03-25 10:32:16 无锡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山水资源,本轮《规划》无锡着重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湖滨山水特色的风景旅游目的地”这两张名片。首先,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无锡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构建系统完整的遗产保护空间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相结合、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荣城。
 
任调研员2025-03-25 10:33:21 其次,无锡将继续彰显山水城市特色,强化山、湖、河、城相依的城市格局,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直观感受到无锡独特的山水魅力。加强环蠡湖地区、沿山及沿大运河等重点区域的空间特色塑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辨识度。通过优化蓝绿空间布局,从而形成城市外围生态绿楔、结构性绿廊与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内外衔接、融合成网的空间布局,更好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任调研员2025-03-25 10:34:09 此外,无锡将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市民需求紧密结合,在历史街区中融入现代元素,让老城焕发新活力。这种文化与生活的深度融合,让无锡的城市魅力更加可感、可触,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环境,提升无锡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将无锡建设成为以太湖山水为核心、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融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旅游目的地。
 
主持人2025-03-25 10:34:20 非常感谢任调研员。由于时间关系,这次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和参与,再见!
 
任调研员2025-03-25 10:34:33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再见!
  • 视频链接:http://www.wuxi.gov.cn/fzlm/hdjlgny/ftzb/ftzblmsy/index.shtml?subjectId=1902

 

微信

微博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