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动产登记“云勘验”模式成效初显
发布时间:2025-09-11 16:15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为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智能化服务水平,中心积极加强部门协同,依托市数据局搭建的远程勘验服务平台,实现不动产灭失注销登记、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等需现场查看的业务事项“云勘验”。在前期试运行期间,市区已顺利完成多笔业务,在降本增效、防范风险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借力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双赢
以往开展不动产现场查看,需要两名登记人员往返奔波,如果遇到项目偏远的情况,仅往返就需要半日时间,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心主动对接市数据局了解远程勘验平台运行情况,本着“共享资源”的原则,在不需要重复投入建设的基础上,将不动产登记现场查看业务嵌入现有平台,既提升了全市云平台的整体利用率,又为登记服务升级按下“加速键”。
登记人员登录无锡市数据局“云勘验”平台后,运用无人机技术,通过视频连线、实时传输、在线审核等方式,对在建建筑物坐落及其建造情况、不动产灭失情况等进行远程勘验,经勘验员电子签名后由平台生成勘验记录表及现场照片等作为登记电子档案。
截至目前,市区试运行期间已完成多个在建工程勘验和房屋灭失核查。登记人员算了一笔账:传统现场查看平均每笔业务需 2 名登记人员耗时0.5天,采用“云勘验”后,2名勘验员远程完成操作,平均耗时缩短至 1小时内,人力资源利用率大大提升。同时,全程线上留痕、标准化操作的模式,避免了现场查看中的人为干预风险,在防范廉政风险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新吴分局联合鸿山所对圣马气体办理在建工程抵押开展了区内首次“云勘验”。经过前期的一对一指导后,企业经办人员和新吴分局、管理所登记人员登录“云勘验”平台,通过视频连线智能定位、实时查看询问在建工程情况,完成线上审核、记录、签名、归档,实现了外业调查“零跑腿”办理。
“通过视频连线半小时就完成了勘验,既省时间又省成本!”企业经办人员对这一高效服务给予了好评。
二、精细筹备,扎实筑牢“云勘验”试运行基础
为确保“云勘验”模式平稳落地,中心前期开展了充分的筹备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印发《不动产实地查看“云勘验”实施方案》,明确业务创建、勘验实施、成果应用等各环节工作流程,部署各部门、各区做好准备工作,形成全市范围内统一的操作规范。
二是加强人员培训。针对登记人员开展平台操作、“云勘验”技巧等专项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提升实操能力,确保每位勘验员都能熟练完成远程指挥、数据标注等核心操作。
三是强化技术适配。积极对接平台运维方,在试点期间,选取不同类型的不动产查看事项开展测试运行,收集服务对象、登记人员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流程细节。
三、立足需求,持续完善“云勘验”服务体系
在试行的同时,中心还结合不动产登记实际业务需求,向平台运维方提出了多项完善建议,包括无人机申请及限时调用嵌入系统流程、支持现场人员定位刷新提高核验效率、简化服务对象操作流程等,均被纳入平台迭代计划,对提升不动产登记“云勘验”服务效率和完善全市远程勘验平台流程、丰富应用场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下一步,中心将持续加强与平台运维方等单位的协同联动,破解现存制约问题,推动“云勘验”服务从“可用”向“好用”“易用”升级,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