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逐梦深蓝——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4 16:19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大 特大】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海洋经济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从科技创新到高效利用,从产业发展到生态保护,代表委员建言献策,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汇力。
海洋经济驶入快车道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发展海洋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为海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广东大力培育海洋产业,向海洋要生产力,要新增长点,海洋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在两会上亮出了“蓝色成绩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介绍,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了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5。他表示,广东将加快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推动今年布局的一批重大临港石化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创建海上风电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链条发展海洋牧场,推动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海洋生物融合发展。
如何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更优的要素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邢志宏表示,该厅将强化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陆海统筹、山海共济、人海和谐的海洋强省发展空间格局。同时,深化深远海空间利用管理试点,推动海上风电、海水养殖等海洋产业从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助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向“蓝海”。
对于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新风险和新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建议,加快开发海洋牧场装备保险、海洋牧场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保险等,进一步优化保险政策,完善深远海养殖保险理赔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连长陈盈盈建议,有关部委综合考量各港口的地理位置、经济腹地、发展潜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港口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让港口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技创新点燃新引擎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科技创新是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动力,代表委员们围绕海洋科技创新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发展海洋经济最关键、最紧迫的在于科技创新。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主席滕佳材作了题为《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他建议: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健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二是实施科技兴海,加强国家海洋科技力量建设;三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四是强化要素保障,筑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建议,汇集全球科研力量,实现海洋负排放重大理论创新,在技术突破的同时,探索实施海洋负排放示范工程,打造海洋负排放国际示范基地,规划设计并形成可在全球推广应用的国际标准。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支持宁波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市长汤飞帆建议,支持深海资源开发项目布局落地,助力宁波深海采矿船舶及装备保障基地建设,指导宁波积极参与深海采矿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在宁波实体化运作。
科技创新离不开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继保专业工程师任佳炯建议,积极设立海洋资源开发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关键技术研发、试点项目建设和示范基地的搭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海洋资源开发相关学科和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建议,要破除外国技术依赖,实现深海钻探领域全球领跑。
高效利用念好发展经
近年来,我国海洋能源、食物、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不断拓宽。代表委员呼吁,要合理高效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效利用的前提是精准掌握资源特点、分布等基础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秦松建议,组织开展新一轮海岸带普查,重点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岸线资源、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变化;设立“海岸带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重点实验室;在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加快规划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制定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建议,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零碳产业园,推动海上风光绿电集中汇流后在园区优先消纳;支持沿海地区探索建设集成风电、光伏、氢能等多种资源的“海上能源岛”,推进海上风光同场、风电制氢、海水淡化、海洋牧场及多技术储能等场景应用。
生态保护筑牢生命线
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质的生态环境。如何平衡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新力建议,建立健全海域使用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大对违规使用海域、超期占用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优化海域资源配置,结合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科学评估各海域的适宜开发用途与承载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东山县澳角村党委书记林华忠提出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呼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做到常态化保护、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执法,协调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还需要激活金融活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特聘教授邹宁建议,山东试点“碳排放权+盐碱地修复”交易机制,企业通过投资微藻养殖项目可获得碳汇指标,从而激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治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代表委员建言献策,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新驱动,激发海洋经济无限潜能;绿色生态,绘就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底色。展望未来,我国海洋经济必将突破重重浪潮,开辟出更广袤、更璀璨的全新发展空间。(信息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